有數據顯示,智能家居市場潛力巨大,未來,從事智能家居行業的公司將以每年30%的幅度增加,至2018年,智能家居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高達1400億元。
智能家居市場潛力巨大,至此,眾多企業向該領域轉型,或者其戰略向這一領域延伸。如今,智能家居發展多年,產業逐漸成熟,從市場規模來看,到2020年,僅國內整體產值有望突破萬億元,從落地場景來看,既有亞馬遜語音操控為核心,也有海爾、蘋果和三星等以平臺化推動智能家居走進尋常百姓家庭。
對于智能家居的服務性方面,通常的思維是,智能家居越智能越好,能無限度地滿足我們需求。而一般所說的判斷能力,也都是基于指令的基礎上對如何執行的一個判斷。
然而,智能家居無論發展到哪個階段,大家普遍關注的焦點都是,如何進一步讓智能家居變得更“聰明”,更加“懂你”。真正的智能應該是看不見的,只浮現在表面的不叫智能家居,而是“智障”家居。
艾瑞的一份關于智能家居的報告顯示,不能切中用戶痛點是造成目前市場對智能家居接受度偏低的直接原因。偽智能、弱需求、高價格三大因素是阻礙產品滲透率進一步提高的關鍵。
這份報告提出,在增加WiFi遠程遙控功能時,要通過解鎖、打開App、選擇操作等多個程序,在室內使用場景語境下太過繁瑣。同時,不少產品實際應用沒有改善原有“不智能”的痛點,而是在“半成品”上添加了非剛需功能。糟糕的用戶體驗打擊了消費者的積極性。
此外,對于一體化智能家居系統而言,用戶行為數據的獲取非常重要,這主要借助于手機傳感器、攝像頭及其他可穿戴設備上(比如手環,手表等)的數據讀取,再經過簡單的加工處理,以實現用戶行為的識別。
就目前的市場來說,智能家居還未能得到普及的原因是成本造價較高、實用性較低以及用戶體驗等欠缺。除此之外,系統被黑導致個人生活數據泄露等安全問題,也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
隨著技術更新迭代,智能家居實用性將提高,人們擔憂的問題也能得到較好的解決。2018年,一場致力于讓全球用戶享受智慧生活的事業將會得到迅猛發展,產業協同推動智慧家庭進入千家萬戶,也讓智能家居成為消費物聯網***大風口,或許,**的時代才剛開始。